為降低漏水率節水,台水提出10年「降低漏水率計畫」,總經費近800億元,完成後1年可省下3000萬噸自來水,換算省1度(噸)水平均成本要2653元,以自來水管線壽命平均50年計算,每度支出仍要53元,比現行水價貴上4.8倍。學者建議,應把這項成本攤提到水價上,漲水價。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昨審查台水2015年預算,面臨台灣67年以來最嚴重缺水危機,立委質詢焦點都鎖定在漏水率上。經濟部長鄧振中說,台水2013年開始進行「降低漏水率計畫」,預計到2022年完成,利用管線汰換、水壓管理,降低全台漏水率5.3個百分點,至14.25%。官員指出「目標達成後,每日可省下8萬多噸用水(一年約3000萬噸)。」
台灣綜合研究院院長吳再益說,不能說不投資導致管線漏水,如此是惡性循環,一個負責任的水公司經營者,應提出長期水源開發與減漏計畫,「但羊毛出在羊身上」。現在的低水價根本是扭曲的價格。這些管線改善減漏工程的資本支出,自然須攤提到水價上,合理反映調漲。(中國時報王玉樹、陳芃/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