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縣竹北市26日晚間發生大範圍空氣污染事件,從高速公路以東到高鐵站之間約2公里長,許多民眾反映空氣中瀰漫一股刺鼻的「塑膠燃燒異味」;但縣府連兩天都查無所獲,微型感測器監測數值也無明顯異樣,引發議員們關切。
環保局表示,目前研判26日晚間異味來源較可能為陳情地區鄰近未列管工廠不當使用有機溶劑造成,後續將稽查相關工廠,積極處理異味污染物來源。
竹北地區議員們和竹北市民代表會十分關切此案。議員林禹佑認為,雖設空氣監測器卻找不到污染源,科技日新月異,環保局應對環境監控提出更符合現代需求的對策。蔡蕥鍹也關切,是否能提升監控設備精密度,以利明確捉到污染源。蔡志環建請環保局聘請專家參與調查。吳旭智憂心,民眾只看結果,若縣府未有具體作為,恐失去民眾信任感。邱靖雅認為,監測範圍大,公部門力有未逮,應主動橫向整合,尋求新創科技合作突破現況。
環保局長蕭宏杰表示,26日接獲通報後,因影響範圍較廣大且依據通報內容無法判定明確異味污染物來源,縣府第一時間便發布民眾告警新聞,提醒民眾緊閉門窗並留意空品狀況,也立即派員前往遠東紡織、大享容器、中國砂輪、AI智慧園區等事業廠區進行巡查,稽查結果均排除當晚有異常操作或事故發生情形。
此外,縣府消防局也協助確認當天晚間並無接獲火警通報,詢問鄰近新竹市及桃園市當下皆無火警發生。環保局調閱空氣品質微型感測器監測數值,PM2.5監測值並無顯著高值,並派員於竹北地區目視巡查,均未發現露天燃燒跡象。27日再次巡查工廠仍無異常,出動空拍機巡視也無所獲。
蕭宏杰指出,目前研判26日晚間異味來源較可能為陳情地區鄰近未列管工廠不當使用有機溶劑造成,後續將與各工商主管單位合作,依據各工廠登記資料進行高鐵周邊地區等工廠進行稽查,找出使用有機溶劑或含異味化學品的未列管工廠,避免再造成污染事件。〔記者廖雪茹/新竹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