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豬肉 食藥署:查驗提升至2成以上

衛福部食藥署4月29日至今共放行三批、總重量達70.24公噸,來自澳洲含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的冷凍豬腳。立委王育敏、陳菁徽、陳昭姿昨於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臨時提案,經委員會通過要求食藥署加強查驗進口豬肉。食藥署長姜至剛表示,針對澳洲進口豬肉昨起提升查驗比率達20%至50%,也將積極安排查廠。

王育敏說,澳洲冷凍豬腳驗出萊劑就應啟動進口豬肉逐批查驗,但包含澳洲豬肉在內,進口豬肉邊境檢驗比率仍僅2%至10%,食藥署依法可加強邊境查驗或赴澳洲實地查核,卻不作為,導致民心不安。

姜至剛表示,他「很驕傲」的報告,食藥署同仁導入邊境智慧查驗系統(BPI),於邊境查出違規產品類別提高抽驗比率,未檢出違規則調降抽驗比率。王育敏提醒,「署長注意用詞」,食藥署官員對萊劑與國人認知相距甚遠,署長竟告訴國人「吃了沒關係、不用逐批查驗」,這沒辦法安民心。

立委林淑芬也說,署長姜至剛對外說「沒人因為吃到萊劑中毒」的態度過於輕率,甚至訕笑民眾沒有科學常識才會認為萊劑危險,這不是負責任的做法,食藥署應加強邊境抽驗,「萊劑安全容許量是一回事,但民眾應有選擇不吃萊劑的自由。」

王育敏等立委昨提出4點臨時提案,要求食藥署針對進口來台肉品廠,加強派員查廠;提升進口豬肉查驗率及落實產地標示,而未依規定標示等違規業者加重罰則。姜至剛說,將積極安排查廠,但由於澳洲允許使用萊劑飼養豬隻,查廠結果「不用去也知道。」

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委員、流行病學專家何美鄉說,瘦肉精藥物安全在人類或動物都是科學問題,但在台灣萊劑已離開科學考量,進入人類觀感範疇,假如沒辦法讓國人安靜享受美味,但至少不該被銷毀,若不被食用就銷毀,只會製造更多碳排放。(聯合報 林琮恩/台北報導)

Designed by 森柒概念 SENCHIC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