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昨(29)日表示,禁用一次性塑膠吸管政策將依原定期程於7月1日禁止提供內用顧客一次性塑膠吸管,不過外帶顧客仍維持可以提供吸管,如果有人外帶臨時改內用,環保署也不會對商家開罰,但會勸導顧客。具體實施方案這兩天會宣布。
環保署去年6月8式預告限用一次性塑膠吸管,明訂自今年7月起,公部門、公私立學校、百貨公司及購物中心、連鎖速食店等4大類、共8000家業者,不得提供內用者一次用塑膠吸管;但若吸管材質使用生物可分解塑膠,或以紙類等植物纖維為主體、塑膠成分低於10%,且可用物理方式分離,則不禁止。
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昨日邀請環保署報告「資源回收政策」,並備質詢。立委林淑芬質詢環保署,禁用吸管要限內用,還是會連外帶一併管制?另國內麥當勞從4月22日起即不再提供塑膠吸管,最晚至6月底全面禁用,現在環署允許3種替代方案,但既有紙吸管可用,還需要開放10%以下塑膠成分吸管及PLA(聚乳酸)材質吸管嗎?
環保署副署長沈志修答詢時一度難以回答,最後僅保守表示,10%以下塑膠成分吸管應該會排除,但PLA吸管要再做評估。
但到了傍晚,沈志修即對備詢時發言有所修正。他表示,若要在7月1日同步禁止提供內用、外帶吸管,即一步到位,法令需要先公告,禁止外帶的部分在時間上已來不及,故會先看禁止提供內用顧客吸管的執行情形,希望在明年7月1日前納管外帶吸管;不過如果商家已準備好,在今年7月1日同步禁供內用、外帶者吸管,環保署會予以鼓勵。
原先草案擬開放PLA材質及塑膠成分低於10%吸管,因國內幾乎沒有如同國外的堆肥處理,後續也是進焚化爐,塑膠成份吸管仍對環境有危害,不適宜開放,這兩天會再公布相關方案。(中國時報游昇俯、廖德修/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