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鞍溪導流改道!降低短期溢淹風險 二周內完成土堤防線

花蓮光復鄉洪災救援昨進入第七天,由於馬太鞍溪床因堰塞湖溢流潰決淤塞墊高,若遇颱風豪雨,光復鄉有再淹水隱患。水利署長林元鵬昨表示,已成功將馬太鞍溪原本會流入市區的水流導引到深水槽,讓水流成功改道,避免干擾市區救災,預計兩周內會完成第一道土堤防線,阻擋豪雨造成上升的水位。

累計洪災造成十八人罹難,仍有六人失聯。昨早在馬太鞍溪下游的加里洞附近尋獲第十八具遺體,確認是六十四歲蔡姓農場員工,死者家屬認屍時悲慟表示「要帶爸爸回家了」;農場老闆則感歎,整件事就是政府處置不力才會導致這局面。

花蓮縣政府昨宣布光復鄉今天繼續停班停課,災區原本預計要復課的光復國中師生仍無法回校。

找尋失聯者成了搜救挑戰,由於事發時大量泥流從南岸的堤防破口灌進光復市區,推測失聯者可能埋在附近河床,搜救隊昨鎖定南岸的砂石場附近持續挖掘失聯者,上午就在下游花蓮溪加里洞附近尋獲第十八具遺體;由於遺體腫脹嚴重,外觀不易辨識,比對指紋資料才確認是大同村失聯的蔡姓農場員工。

家屬獲報趕赴瑞穗生命園區,當場崩潰痛哭,蔡男女兒感謝所有人,「要帶爸爸回家了」。農場老闆感嘆農場毀了、員工走了,中央、地方政府處置不力才會導致這局面,都不要推卸責任。他稱讚死者「老蔡」工作認真,失去好員工很傷心。

行政院昨上午舉行災後搶救與復原記者會,縣府首度派員參與,也對外統一資訊。縣長徐榛蔚說,目前湧入七千一百多萬元善款,將全數發給光復鄉約一千八百戶受災居民,平均每戶可領四萬元,加上原本的急難慰助金一萬元,共計五萬元,最快本周五發放,讓災民添購生活用品,盡早恢復生活。

中央前進協調所由經濟部次長賴建信擔任總協調,專家憂心指揮層級太低恐難協調;行政院昨表示,賴是水利老兵,也熟行政流程,進駐花蓮後迅速跨部會整合協調,沒有問題。

堰塞湖釀災,朝野都有意提出「樺加沙颱風災後復原重建特別條例草案」。行政院長卓榮泰定調將依「丹娜絲颱風特別條例」延續補助,政院昨表示,丹娜絲特別條例已將花蓮縣納入適用,經費若有需求將提追加特別預算,希望立院支持,這是最有效率且符合災區權益的作法。

光復洪災引發國際關心,教宗良十四世廿八日主持禧年彌撒時,為包括台灣在內、受颱風侵襲不幸遇難、失蹤、流離失所者及救災人員祈禱。美國在台協會廿九日也轉發美國國務院首席副發言人皮戈特的關切,寫道:「我們深感哀慟,美國向罹難者的家屬與摯愛致上誠摯的哀悼與慰問。」

(聯合報 王思慧、李隆揆、陳敬丰、黃子騰、張文馨、黃婉婷/連線報導)

Designed by 森柒概念 SENCHIC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