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美國對等關稅衝擊及美中貿易衝突升溫態勢,尤其對中國大陸、越南等地台商課予高關稅,為解海外台商遭砍單、棄貨、虧損等燃眉之急,據悉,經濟部和國發會研議投資台灣三大方案的優惠加大力道,包括調整中階技術人力核配比例,並新增銀行貸款額度,以及提供融資優惠利率。
對於投資台灣三大方案加碼規畫,經濟部相關官員皆不願回應。國發會主委劉鏡清日前受訪表示,針對投資台灣方案的補助,現希望融資擴大一倍。
儘管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等關稅暫緩90天,但美中貿易衝突升溫,原本美國對中國大陸課145%關稅,日前白宮宣布對中再加關稅最高245%。但仍有不少在中國大陸台商難以因應,朝野立委陸續反映台商處境、並認為非紅供應鏈要讓它趕快回來是燃眉之急。
劉鏡清表示,「回台是最快的因應方式」。他並說,有些台商本來在台灣就有產線,希望回台組裝,以符合原產地規定。
劉鏡清表示,國發會與經濟部緊密合作,規畫延長投資台灣三大方案至2027年,並調整資格要件,包括:擴大適用全球台商及外人投資企業,聚焦在大信賴產業、服務業及大健康產業,並要求具備運用AI元素,以建構強韌的供應鏈體系。
據了解,因應美國對等關稅衝擊,為協助海外台商轉移陣地,投資台灣成為選項,經濟部和國發會正在研議加碼,包括調整中階技術人力核配比例,並新增銀行貸款額度與提高融資優惠利率。
投資台灣三大方案最具誘因的是國發基金會匡列一個優惠貸款額度,並由政府補貼手續費。以2022年至2024年這一期為例,「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根留台灣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及「中小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分別匡列2,100億、1,200億及1,000億元貸款額度,在此額度之下,並享有優惠貸款利率,由國發基金支付銀行手續費。
據了解,因應美國對等關稅衝擊,迎回在高關稅地區投資的台商,經濟盼爭取增加銀行貸款額度,並提供更優惠融資優惠利率。此外,現行產業類雇主申請中階人力名額,不超過核配移工人數的25%,將研議提高比率。惟全案仍有待協商並拍板。(經濟日報 江睿智/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