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屈公病疫情威脅進逼台灣。疾管署統計今年至今已24例屈公病境外移入個案,半數來自緬甸,已提升緬甸旅遊疫情建議注意,這是疾管署首度將屈公病納旅遊疫情示警。
台灣7月出現有史以來首例屈公病本土個案,根據基因定序,病毒與今年來自緬甸的境外移入屈公病病毒相似。
根據衛福部疾管署統計,今年累計至今有24例屈公病境外移入個案,創下屈公病2007年列入法定傳染病以來同期新高。其中緬甸就占12例,其次為馬爾地夫4例、泰國3例、印尼2例、馬來西亞1例、菲律賓1例、印度1例。
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台灣今年出現本土屈公病個案可能與境外移入的威脅有關,統計發現今年屈公病境外移入病例數創歷年新高,可能因東南亞民眾與台灣民眾在暑期交流較頻繁有關。
在24例境外移入屈公病中就有12例來自緬甸,疫情威脅不容小覷。台灣和緬甸一年約有4萬人次往來,疾管署首度將屈公病納入旅遊疫情建議,並將7月以後有境外移入的國家緬甸、馬爾地夫、泰國、印度列為第一級注意。
暑假是國人出國旺季,民眾計畫到東南亞,尤其緬甸,應特別注意防蚊,如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使用政府核可的防蚊藥劑,並居住在有紗門、紗窗房舍。
返國後如出現發燒、頭痛、噁心、出疹及關節痛等症狀應儘速就醫,告知醫師旅遊、活動史,以利及早診斷、治療與通報。(中央社陳偉婷/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