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特尼克:台灣的大案子快定了

主張半導體製造台美各半 強調美晶片產量充足才有助護台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27日受訪時,強調推進半導體本土製造的決心,目標是將晶片自製率提高至40%。他稱,美國太依賴台灣生產的晶片,這對雙方都不好,他提議美台生產各半,也就是「五五分」。盧特尼克還對「矽盾說」拋出新的註釋,認為美國晶片產量充足,才有助於保護台灣。

盧特尼克接受《新聞國》(NewsNation)電視網節目專訪。他透露,與台灣的「大案子」(big one,指重大協議)很快就要來了,而在美台貿易談判中,半導體議題尤其關鍵,這也牽涉到安全問題。

鄭麗君在美磋商 談判將底定

據掌握,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與經貿談判代表楊珍妮現在就在華府,他們日前急赴美談判,展開第五輪實體磋商,由於時機敏感,台美關稅談判似乎即將底定。

盧特尼克於專訪時指出,美國所需晶片僅有2%在本土生產,卻有高達95%在9000英里遠的台灣生產,「這聽起來不太妙」。他提到,台灣距離中國大陸只有80英里,中方甚至毫不諱言「我們要拿下台灣」,這在美方看來就是個問題,因此川普政府要將晶片製造業務大幅轉移至本土。

盧特尼克反問,「若無法自己製造晶片,要如何自保?你得依賴遠在天邊的人。你要怎麼把晶片運過來製造無人機、製造裝備?」

美製提高至40% 需5千億美元

盧特尼克說,他的目標是在本屆政府結束時,美國製造的比例能拉高至40%,有人質疑此目標不可能實現,因為它需要投資逾5000億美元,還必須把整個供應鏈都拉過來,缺一不可,「因此要讓台灣參與、同意參與,而這就是川普政府的魔力」。

他又表示,對台灣來說這當然不是自然的選擇,台灣會認為,「我們生產95%,我們覺得很棒。」但川普會說,「這對你並不好(not healthy),對我們也不好。我們保護你,如果要繼續保護你,你就得幫我們達到合理的自給自足」。

節目主持人巴蒂亞(Batya Ungar-Sargon)指出,台灣憂心若失去這95%的晶片,萬一中國採取軍事行動,美國就不太可能提供保護。她因此問道,在美台貿易協議中,台灣方面是否可以期待美方能提供某種「安全保障」?

這便涉及到「矽盾」(Silicon Shield)概念,台灣半導體產業之所以被稱為「矽盾」,正因其擁有集中優勢與不可取代性,讓國際社會有理由維護台海和平。

盧特尼克則表示,「矽盾」的邏輯是「我們迫切需要他們的晶片,所以我們就會保護他們」,但他提出的論點是,如果台灣掌握95%晶片,美國要怎麼取得這些晶片來護台?難道要用飛機或船載運過來?「我們必須要有足夠的產量。」

美自產與進口要1:1 其餘高關稅

因此,盧特尼克向台灣方面提出「五五分」構想,由美方生產一半晶片,台灣生產另一半,「我們依然根本上依賴台灣,因為沒有另一半我們也活不下去。但如果我們有一半,就有能力在需要時做該做的事。」他坦言,要說服台灣從擁有95%到只生產50%,顯然需要費一番工夫,但這是美方努力的目標。

美國對半導體祭關稅已進入倒數時刻。川普8月揚言將對進口半導體課徵高達100%關稅,但若廠商承諾在美設廠或正在美國設廠,「就沒有關稅」。一般認為,台積電計畫投資1650億美元在美建廠,有望豁免。

然而,本月26日又傳出,川普政府擬要求半導體業者在美國生產的晶片數量,需與其客戶自海外進口的數量維持1:1的比例,否則將面臨關稅懲罰。隨後路透則報導,美國商務部正考慮根據進口電子設備內含的晶片數量,徵收關稅。這在在顯示,美國亟欲借助高關稅,促進半導體本土製造。

(中國時報 王嘉源 、 張薷報導)

Designed by 森柒概念 SENCHIC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