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專賣店大街小巷林立,突顯國人喜好「相聚在一鍋」。然而消基會調查火鍋店的湯底,發現許多業者加重口味以增添口感,成為隱藏的健康「引爆彈」。並建議政府應針對慢性病患制定相關建議標準,讓一般民眾和慢性病患者都能吃得更安心。
消基會在今(105)年1月間,到大台北地區10家連鎖火鍋餐廳購得13件湯底,包含10件未涮煮過食材的原湯底、3件已涮煮過食材的湯底,檢驗鈉、磷、普林、脂肪、鉛含量,並依據「直接供應飲食場所販售火鍋類食品之湯底標示規定」檢查中文標示。
消基會表示,依據衛福部公告的「直接供應飲食場所火鍋類食品之湯底標示規定」,業者應揭露湯底使用材料及調味料,包含是否為重組肉等,其中錢都民權店未標,依照「食品衛生管理法」最高可處3百萬元罰鍰,情節嚴重者可令其歇停業。雖然鈉、磷是人體必需礦物質,但攝取過量仍有害健康,尤其對於慢性病患是健康「引爆彈」,衛福部應針對慢性病患者訂出建議標準。(卡優新聞網范詩敏/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