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內最新研究發現,每年十一月到隔年一月,是低溫致死率最高時期,而一天當中,有兩個低溫致死的高危險時段,分別是清晨5-6時及晚上8-9時。研究發現,這兩個時段心肌梗塞患者最多,而心肌梗塞又與低溫有關,醫師建議民眾早起及入夜後要加強保暖防護。
研究發現,臺灣人不分年紀,在十一月至一月的清晨5-6時及晚上8-9時,低溫造成死亡的威脅都最大,而其他月份這兩個時段的死亡率雖然也高,但低溫與死亡率的關聯性均不如十一月至一月顯著。這項研究成果日前已登上國際知名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
臺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王宗道指出,「溫差過大」會導致血管強力收縮,尤其是白天起床時與晚上入夜後,這時血管收縮較強,若已有高血壓、血管硬化等問題,再加上低溫來襲,心肌梗塞風險就會增加,其中又以清晨風險最高,因此民眾早上起床一定要多添衣物,以降低死亡威脅。(中國時報任鳳儀/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