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研究報告指出,行人與車輛發生碰撞事故時,若行車速限由40公里降至30公里,致死率即可由35%大幅下降至10%;交通部預告道安規則修訂案,針對路寬較窄且未劃設車道線、行車分向線或分向限制線的巷弄道路,時速上限將由40公里降為30公里,最快10月上路。
交通部表示,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研究指出,當事故撞擊速度由時速30公里增加至50公里,人員死亡機率由10%大幅增加至80%,所以國際上把速度管理列為提升道路安全關鍵因素。
推動人本交通一直是交通部的施政重點之一,為推動落實交通寧靜區,及考量實務上各道路型態交通流量行車速度,交通部將修訂道安規則,規劃針對未劃設車道線、行車分向線或分向限制線等較為狹窄道路,行駛速度將降至每小時30公里,不過現行快車道、慢車道速限並無調整,主要是巷弄道路會調整。
交通部表示,期望藉由降低車輛速限,能維護社區鄰里間的交通安全,進而減少事故發生的嚴重程度。若車輛駕駛有超速情況,則可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處超速者1200元至2400元罰鍰。〔自由時報鄭瑋奇/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