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院院長余忠仁:高薪聘「回流醫師」

增加輔助醫師 舒緩急診及兒科人力荒

台灣急診面臨嚴重醫師荒,台大醫院院長余忠仁接受本報獨家專訪表示,為減輕缺人壓力,台大醫院規畫聘用「回流醫師」,包括從離開台大自行開業,或已退休醫師,利用沒看診的時間,回台大急診室兼職,小兒科也同步規畫。

台灣急診醫學會調查,今年度將有超過110名急診科醫師離職,醫療體系面臨斷崖式崩壞。余忠仁今年8月1日上任,重中之重要做的事就是「留才」,率先要拯救的科別正是急診。

「急診醫師在台大非常辛苦,暫留病人多、工作量負荷大。」余忠仁坦言,過去台大名聲可以當作「招牌」留人,如今醫療環境改變,需要全面思考如何利用彈性人力、智慧醫療系統協助減輕醫師負擔,有好的環境,人才會留下來。

因此台大著手規畫,聘請從台大離開的醫師「回流」,包括中高齡、自行開業等,利用未看診的時間,到台大急診室「兼差」,且暫不限定台大體系出身、不限定科別。已有醫師表達意願,認為回到熟悉的環境,又有能力可以貢獻所長。

余忠仁說,每天「晚餐後」和「消夜後」是急診室高峰,許多長輩不舒服一整天後,等著兒女下班,就會帶到急診室,每天這2個時段就會塞爆,希望透過增加「輔助醫師」來舒緩專任醫師壓力,只要可行,小兒科也將投入規畫。

事實上,其他醫院已有聘用兼職急診科醫師的做法。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表示,近年醫療環境差,人力必須多元運用,尤其急診第一線壓力大,以新光而言,急診室約有14至15名專科醫師,另比照專科醫師薪資,聘用約3至4名兼任醫師參與周末與三班輪班;由於必須夠熟悉醫院、資訊及工作環境,因此聘用考量以能長期穩定配合為主,否則連電腦系統都不熟,就很難成為戰力。

不過,台北榮總副院長李偉強表示,榮總急診室均為專任醫師,人力雖相對吃緊,但考量便於管理與確保醫病品質,暫時不會考慮聘用兼任醫師。洪子仁也坦言,聘用兼職醫師並非解決人力的根本辦法,長遠而言,政府仍應正視「急重難罕」科別,改善整體工作環境。

社區醫院協會理事長朱益宏則認為,醫師去開診所就是希望逃離值班生活,再回流醫院的成效恐有限。對於「急重難罕」科別,甚至胸腔內科、神經內科等頻喊人力不足的專科,衛福部應重新檢討每年各科住院醫師容額,缺人的要給足,不缺的則應減少名額。(中國時報 鄭郁蓁報導)

Designed by 森柒概念 SENCHIC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