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7月初處理完關稅問題,談判結果要維持產業國際競爭力
台美對等關稅談判進度備受關注,行政院長卓榮泰14日表示,各產業都希望關稅降到最低,總統賴清德也強調「從零關稅開始談起」的立場,希望台灣能爭取到豁免,但政府也看到美國與英國簽訂10%的基本關稅,因此得看台灣有無實力,以及談判團隊臨場表現,預計7月初可處理完這波關稅問題。
卓揆表示,4月11日台美進行第一次正式視訊會議,4月底又連續兩天面對面會議,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返台後,院方傾全力整理談判內容,因後續談判還有一些過程,且政院秘書長龔明鑫、經濟部長郭智輝率團赴美參加「選擇美國(SelectUSA)投資高峰會」,在美國各地進行不同的工作,也隨時等候下一波的談判。
卓榮泰指出,產業界希望達成「不要高於競爭對手」的談判結果,大家的調適能力就會較好點,政府也相當關心競爭國的關稅會落在哪裡。而除了爭取國家利益、維護產業界的國際競爭力,農業的部分「考驗蠻大的」,在國民健康和消費市場習慣的問題上,也必須有所堅持。
卓榮泰說,至少台灣為最前面幾個談判的國家,美國要把這些國家當作示範,包括日本、韓國、台灣、越南,都面臨不同的狀況,印度也在談、英國則先談好,「日韓有他們經濟體比較大的談判方式,我們則有高科技製造領先地位的談判方式」。
此外,龔明鑫已結束了SelectUSA行程,他表示,台灣企業進入美國投資布局獲美方高度重視,盼美國參議院盡速通過台美避免雙重課稅協定相關法案,投資之外,台灣也將擴大對美國採購,促進雙邊貿易平衡。
龔明鑫還說,美國期盼再工業化、讓美國再次偉大,台灣可扮演協助的角色,前提是,台灣企業在國際上必須能公平競爭、台灣經濟能持續發展,才能在美國持續投資及採購,美方在制定相關政策時應納入考量,台美關稅談判也能有好的結果。
對於川普第二任期提升全球經濟安全、供應鏈韌性等做法,如關鍵產業建立不依賴中國大陸的「非紅供應鏈」,且在出口管制、防堵違規轉運洗產地等方面,他也說,均可與美方合作。(工商時報 呂晏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