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3月8日發布成功研發15分鐘武漢肺炎病毒快篩消息後,中研院院長廖俊智昨天表示,4月10日已轉交給7到9家廠商,廠商已開始試產,目標一個月可進入正式量產。
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研究員楊安綏團隊成功合成能辨識武漢肺炎病毒核蛋白的單株抗體群,可作為檢測快篩裝置的關鍵試劑,15至20分鐘就能迅速得知病毒抗原檢驗結果,正確率達95%以上。廖俊智表示,楊安綏以抗體檢測病毒抗原的方法,是全世界第一個例子。
中研院昨表示,4月10日已將抗原快篩相關技術交付7到8家公司進行產品開發,同日也將另一種血清抗體檢測製程及參數,交付8間公司進行檢測產品開發。目前正進行技轉、廠商試量產階段,經中研院確認,就將進入正式量產,期間大概需要一個月。中研院也將此技術授權至國際市場,正徵求國內外廠商參與。
同樣研發快篩試劑的國家衛生研究院指出,目前國衛院仍在審查廠商資格與條件,進度不若中研院快,之後廠商審查通過後,才會進行技術移轉,並且向行政院衛福部申請認證等,預計3個月內可量產。〔自由時報簡惠茹、蔡政珉/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