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價又要漲了,而且三年漲四次,經濟部30日召開電價審議委員會,拍板工業用電調漲12.5%。對此,財經學者表示,二大隱憂恐牽動GDP、CPI後續發展。
首先是電價調漲對廠商成本轉嫁能力將是一大考驗,AI、半導體等高科技廠商獲利可能被壓縮,而對於尚未復甦的傳產業者來說則無疑是雪上加霜。二是,儘管此次民生電價凍漲,但由於目前國內通膨率仍高於警戒線2%,此波電價調漲是否再次推升民眾的預期心理,需密切關注。
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陳信宏表示,電價再度調漲,對半導體、石化、鋼鐵等用電大戶來說,現在就看廠商反應成本的能力有多高。半導體部分,先進製程廠商的轉嫁能力應該蠻高,但成熟製程可能就不見得。至於鋼鐵業,近日雖已出現報價行情向上的正面訊號,但此波電價調漲對鋼鐵業後市發展的影響值得觀察。
僅管這次民生電價凍漲,只有產業電價調漲,表面看起來好像對一般民眾不會有影響,但真的不會衝擊國內物價和經濟成長嗎?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直言,「經濟部是自己騙自己,但騙不了大家」。
殷乃平表示,電價調漲,廠商的生產成本又再度上升,其實是很難消弭民眾對物價上漲的預期心理,一旦物價又再上升,工資勢必又要調漲,產業電價調漲對民生物價可能產生的連動影響,這是經濟部不應該規避的責任。
亞太商工總會執行長、東海大學經濟系兼任教授邱達生則指出,電價再度調漲,對廠商來說成本上漲、壓縮獲利,經營壓力自然是雪上加霜,尤其是對尚未復甦的傳產業感受會更明顯。邱達生透露,傳產廠商私下都自嘲,賴總統推動的五大信賴產業全是高科技業,「我們是不信賴產業」。
邱達生還提醒,一旦廠商因為電價調漲而造成利潤被壓縮,能夠分配給員工的報酬、給股東的股利,可能也會因此而縮水。此外,還有傳產業就業人數龐大,邱達生示警,政府後續也需留意此波電價上漲,是否也可能對勞動市場帶來衝擊。
邱達生並提到,由於去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基期較高,或許此波電價調漲,在通膨率的數字上不會有很顯著的反映,受到基期影響,甚至還有可能出現通膨率回落情形,但「人民實際感受」並非如此。
(經濟日報 葉卉軒/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