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會評估報告︰抗中侵略 台擁軍事能力 也面臨挑戰

美國國會研究處廿四日公布評估報告,指出美國和台灣都面臨政策挑戰,美國必須平衡的是如何深化與台灣的軍事關係,卻不致引發與中國的衝突;台灣則是要面對解放軍不同類型的軍事行動。報告也指出,台灣雖已加強抵禦中國入侵的軍事能力,但這種能力可能會因為國內政治和基礎建設方面的挑戰而受到阻礙。
 
這是國會研究處數年來提出的第一份這類報告。該處亞洲事務分析師康貝爾指出,美國長期以來的對台政策,都是以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為最優先目標。為勸阻中國不對台灣動武,美國一直支持台灣的軍事遏阻努力,並增強台灣自身遏阻中國咄咄逼人行動的能力,但「美國面臨的挑戰之一,是如何深化與台灣的軍事關係,卻不致觸發美國政策謀求避免的衝突。」
 
重要基礎設施易受攻擊 民防準備不足
報告指出,台灣自二○二○年以來就是美國武器的最大買家,台美防務關係也存在種種政治和軍事優勢,但緊張的軍民關係和其他諸多挑戰,可能不利於台灣,也不清楚台灣人民面對中國侵略願意付出多少代價。台灣的能源、糧食、水、網路和其他重要基礎設施系統,都易受外部干擾影響,部分觀察家認為,台灣民防準備程度不足,台灣軍方也難以招募新血、把人留住,以及培訓人員。
 
中國軍方正針對飛彈襲擊、佔領台灣偏遠領土、封鎖和兩棲登陸展開訓練。國會研究處的報告形容,兩棲登陸是「風險最大、最具挑戰性的行動」,中國也正加強在「灰色地帶」施壓,包括「持續、低層級、非戰鬥行動」,例如解放軍戰機幾乎每天在台灣周邊行動,且頻繁越過台海「中線」。
 
共機施壓灰色地帶 可能掩飾發起攻擊
分析師表示,這些行動正在破壞台灣的軍事優勢和備戰狀態,可能削弱台灣判斷北京當局是否準備展開實質侵略的能力。一旦中國利用這類行動來掩飾即將發起的攻擊,可能會大幅縮短台灣的反應時間,這種操作也給予中國訓練和蒐集情報的機會。
 
報告稱,台美官員都同意台灣在遏阻北京侵犯的策略上,必須考慮到中國日益增長的軍事能力,但他們有時候對如何落實這種策略有不同看法。美國政府鼓勵台灣謀求所謂的「不對稱」策略,以大量小型而相對廉價的武器系統來大幅提高中國犯台代價,但台灣也有人認為,這種做法將使台灣在應對解放軍的灰色地帶脅迫上更為脆弱。(自由時報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
Designed by 森柒概念 SENCHIC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