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汙排放交易市場冷清 環保署擬大修法「限期+打折」

空汙排放交易制度2015年在「空汙重災區」高屏地區上路,當時被視為重大變革,但五年來僅45筆交易紀錄,市場意外冷清,研判為業者「惜售」。為鼓勵市場流通,環保署擬首度大修法,未交易使用的排放量最多展延三年,且額度「打五至七折」強迫貶值,降低環境未來負擔。
 
環保署十年前公告「固定汙染源空汙削減量差額認可保留抵換及交易辦法」,實施空汙總量管制計畫的區域內,固定汙染源若採取措施改善空品,省下的「削減量差額」可拿來交易,鼓勵業者減排,但直到2015年我國才誕生首個「高屏空汙總量管制區」。
 
目前可交易的空汙種類有粒狀汙染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價格以不低於空汙費率為原則,上限交由市場機制決定,供需雙方合意即可,因此價格相當懸殊。
 
環保署統計,上路至今僅45筆交易紀錄,交易量不到總額兩成,明顯有惜售現象,其中交易量最大為揮發性有機物835公噸,最少為粒狀汙染物148公噸。
 
環保署空保處長蔡孟裕分析,業者有量卻握在手上不願釋出,主要原因是「以備不時之需」,避免未來製程增加可能需要用到更多排放量。
 
由於過去業者沒用完、沒交易的量可持續申請展延,導致有恃無恐,環保署擬首度大修交易辦法,蔡孟裕說,將限制僅能展延一次、最多三年,避免業者長久持有,另為逐年降低排放量,展延的量也只會給予原本的五成至七成,造成「貶值」效果,促使業者盡快在期限內買賣。
 
至於未來空汙總量管制是否可能擴及到其他地區?環保署表示,仍有待觀察高屏地區實施成效如何,才能進一步審慎決定,目前沒有打算。(聯合報吳姿賢/台北報導)
Designed by 森柒概念 SENCHIC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