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電影撐香港!《理大圍城》躍台灣大銀幕 登紀錄片影展開幕片

第十二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今日公布開幕片,由匿名「香港紀錄片工作者」的《理大圍城》為影展揭開序幕。在香港反送中運動的脈絡下,完成於2020年初的《理大圍城》,記錄2019年11月警察連日包圍香港理工大學,示威者受困其中的大規模衝突,慘烈情形宛如戰場,身處前線的紀錄片工作者以攝影機貼身記錄示威者的掙扎血淚,全片震撼人心。
 
《理大圍城》在香港放映之初,雖被電檢處評定為「三級」影片,送審光碟亦遭碎裂退還,但放映仍場場秒殺,近期陸續奪下國際大獎與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最佳影片,公映反倒日趨困難。香港紀錄片工作者曾以前作《佔領立法會》入圍金馬獎最佳紀錄片,TIDF亦同步選映,真實呈現香港抗爭運動的高低起伏與多層面向,同時邀請創作團隊以短片和通話形式與台灣觀眾進行映後問答。
 
策展人林木材表示,《理大圍城》無疑是一部銘刻時代的重要之作,創作團隊在險境中記錄香港人爭取自由的付出,作為開幕片,充分體現紀錄片的核心精神,值得所有台灣觀眾關注。而TIDF歷經因疫情延期一年,基於這種意外的時差,讓作品得以於時間中沉澱,也更貼近紀錄片「抵抗遺忘」的紀錄本質。
 
CHINA獨立紀錄片」,以形式各異的影像創作,譜寫一幅亂世備忘錄。近似於《理大圍城》、《佔領立法會》站在前線的抗爭運動影像,廖潔雯以《Trial and Error》記下2019年夏天示威者在香港機場要求「黑警還眼」的事件現場,李小龍的「Be Water」被奉為運動哲學;劉健鴻則在《未來房子》拍出香港的房屋問題和人際疏離,對應特首在電視中允諾空間正義、人們在街上與警察打仗,映出背後更大的社會問題。
 
不僅如此,TIDF亦策劃了香港媒體藝術家葉旭耀的「語言風景」展覽,以香港為題,展出其轉化時代觀察的多元創作。《風景》以細緻音畫記錄香港從2014年雨傘運動至2019年大規模抗爭爆發前的社會景觀,捕捉日常片刻寧靜與數年氛圍變化,是既私人又疏離的紀實錄像,將同時於戲院與展覽放映。
(蘋果日報廖福生/台北報導)
Designed by 森柒概念 SENCHIC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