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痘藥物下月到貨 疫苗洽談中/境外移入通報10例、2例確診 專家:不至於大爆發 無需過度恐慌

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將猴痘列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我國內累計通報十例猴痘,其中兩例確診,均為境外移入。衛福部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猴痘藥物已簽約,預計八月抵台,疫苗合約修訂中。專家認為,陸續開放邊境之際,面對猴痘要提高警覺,但不至於大爆發,不必過度恐慌。
 
國內兩例猴痘境外移入,一例為南部廿多歲本國籍男性,六月十六日從德國搭機返台,出現發燒、喉嚨痛、肌肉痠痛、紅疹、鼠蹊部淋巴腫大等症狀就醫確診,七月十四日已出院。另一例為北部卅多歲本國籍男性,七月三日起陸續在美國發生左睪丸腫脹、發燒、鼠蹊淋巴結腫脹、皮膚紅疹及腹瀉,十日返台就醫確診,目前生命徵象穩定,但疹子未消持續隔離治療。
 
莊人祥指出,猴痘藥物已完成簽約,正在安排飛機,預計八月抵台,數量尚不便透露;疫苗則在合約修訂階段,爭取八月底前到貨。
 
適用成人及體重13公斤以上孩童
此次採購藥物為Tecovirimat,根據疾管署資料,作用機制為干擾天花、猴痘及牛痘等正痘病毒屬表面蛋白質,抑制病毒正常繁殖、降低感染傳播,適用成人及體重十三公斤以上孩童,有口服膠囊與靜脈注射劑型,我國主要購買膠囊。
 
振興醫院感染科主任級醫師顏慕庸表示,開放邊境是全球趨勢,必須認知到猴痘風險。目前當務之急是強化醫事人員與民眾教育,對於類似水痘等出疹等要保持警戒,並注意旅遊史、接觸史。直接接觸肌膚、皮屑都可能傳染,近距離也有飛沫傳播機會,只是也不到大爆發要全面打疫苗的程度,建議提高警覺,不用過度恐慌。
 
全球猴痘於今年五月起於非疫區爆發疫情以來,截至七月廿二日,至少七十四國、地區報告一萬六八三六例,以歐美最嚴峻,病例前五名分為西班牙、美國、德國、英國、法國。
 
我疾管署六月廿三日公告猴痘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發現疑似個案,醫療院所須廿四小時內通報,並已規劃採購、儲備抗病毒藥物及洽談安全性較高的第三代天花疫苗(MVA-BN),也研訂檢驗實驗室操作標準流程,提升量能。此外,將具本土或不明感染源猴痘個案的四十九國旅遊疫情提升至第二級「警示」(Alert)。(自由時報 林惠琴/台北報導)
Designed by 森柒概念 SENCHIC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