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決定,配合疫情緩解,7月振興方案全面上路。蘇揆初步同意,振興券規模逾300億元,由各部會盤點預算支應,確定振興券虛實並行。政院發言人丁怡銘昨表示,相關設計「會更有賣點、折扣更大」。
振興券規模原編111億元,但為配合暑假商機,決定擴大振興力道,在各部會預算再擠出300億元,朝符合蘇揆「好用、好領、好刺激」指示,現只差執行細節未確定。
經濟部次長王美花昨表示,整體細節6月初公布。據知,目前朝振興券與振興抵用券「兩券合一」方式規畫,拉高發放金額,初步可能讓每位民眾領到1500元以上,民眾如付1000元至少換到2500元以上,不過民眾自付額度有爭議,是否取消或改變待討論,最後會由政院拍板決定。
經濟部原規畫發2種券,一種是結合住宿發放的「振興抵用券」,每張面額800元,拆開各200元用在商圈、夜市、餐廳、藝文4通路;另從酷碰券轉型的振興券,原規畫面額1500元,民眾自付1000元到郵局、超商通路換取,等於一人給500元。
不過目前確定改採「兩券合一」,再配合預算拉高,讓每位民眾至少可領1500元以上,比原先振興券500元好。經濟部同步會請店家與廠商對振興券祭折扣,加高優惠,使每位民眾實際享受金額不只1500元,拉大消費誘因。為可用在夜市、攤商,振興券面額不會大,將以50或100元為主,設防偽設計。
王美花昨在立院坦言,振興券跟原方向比已有變動,會把振興抵用券一起納入考量。同時發行實體紙本券、數位券,每人只能領一次,不能重複領。(中國時報張理國、林縉明、王玉樹/綜合報導)